近日,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监测中心(以下简称舆情监测中心)发布《2018年食药舆情基本特征》,对2018年食品、药品热点事件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 报告根据2018年舆情监测中心的监测数据,并结合其全年编印的《舆情周刊》食品热点事件排行榜上的470个案例、药品(含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热点事件排行榜上的470个案例,分别总结2018年食品、药品领域相关舆情信息量情况、舆情高发的时间和领域等,为相关部门做好舆论引导和监督管理提供参考。 食品舆情传播规律 ● 信息量持续增加 2016年到2018年,食品相关信息量都在1000万条以上。2018年,食品舆情仍然呈高发态势,全年总量突破了2000万条,较2016年、2017年均有增长,但增速放缓。 ● 除春节、元旦,全年舆情热度持续高温 2018年1月元旦、2月春节期间,食品舆情热度较低;其他月份的食品相关信息量均较大,月均150万条以上。从2018年9月份开始,食品舆情热度一路走高。 9月是秋季开学季,许多校园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出,如江西万安营养餐变质事件、贵阳清镇小学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等。另外,9月也是阳澄湖大闸蟹上市的时间,假冒阳澄湖大闸蟹问题受到舆论广泛关注。 2018年,食品舆情于11月达到高峰。当月,云南省大理市一幼儿园给儿童喝兑水牛奶、西凤年份酒被曝塑化剂超标、外卖料理包生产使用乱象、安徽省一屠宰场给黄牛注水、盒马鲜生“食安门”等事件均获得了较高关注度。 ● 粤京苏热度高 2018年,爆发于单独地区或省份的食品舆情事件较多。舆情热度较高的省(区、市)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除了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外,湖南省媒体监督较活跃,食品舆情热度较高。 从食品舆情事件影响范围来看,六成以上的热点舆情事件为个案,行业性问题次之,个别事件引发的行业性问题占比最小。 在2018年的食品热点舆情事件中,境外热点事件受到关注,如雀巢问题婴儿奶粉在德国紧急召回、美国研究称多款燕麦制品含草甘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院裁定要求咖啡零售商需在包装上提醒咖啡可能含有致癌成分等。 食品舆情事件特点 ● 政府主动发布的信息易引发关注 2018年,政府主动发布信息的比重较高,包括政策发布及解读、监督执法信息以及其他公开信息等。此外,涉及欺诈与虚假宣传问题的事件得到较多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科普辟谣的热点事件占比较低,只占到1%。 ● 孩子和老人是舆情敏感人群 与孩子相关的热点事件,如多美滋、贝因美等5个品牌乳企生产存在缺陷,校园餐饮食品安全事件等,都引起较大关注。关于孩子的饮食安全事件,家长都特别在意,甚至过度解读。特别是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由于受害人数经常较多,家长情绪容易激动,从而形成线下群体性聚集,将舆情事件扩大化。 与老人相关的热点事件集中在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上,如称“三七粉”治17种疾病等。老年人对身体健康较为关注,对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辨别能力较弱,很容易“中招”。 ● 餐饮问题高发 保健食品获关注 2018年,餐饮依然是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占比超过26%。在餐饮行业热点事件中,外卖最受关注,超过20%,如“日销40万份”的外卖料包厂被曝生产加工环境脏乱等。 值得关注的是,保健食品热点事件超过了乳品及乳制品,跃居第二。2018年,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事件的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对保健食品的欺诈营销、虚假宣传、非法会销等问题更加关注。 ● 老问题时有发生 新问题常态化 2018年,食品领域热点事件呈现新老问题交织的特点,老问题仍时有发生,新业态中的新问题则常态化。 餐饮业是监管的“老大难”,一些顽固性问题依然不时见诸报端,如火锅店使用老油等问题。2018年,校园餐饮出现了牛奶兑水、虚假学生奶等虽不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却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舆情事件。另外,以次充好等假冒食品问题的舆情热度不减。 2018年,外卖、网红等近几年新兴的食品业态也经常引发舆情,如外卖使用速食料理包等。另外,2018年关于食品标准问题的争议颇多,如三文鱼团体标准等。新问题在不断出现的同时,越来越呈现常态化趋势,如外卖商家证照信息不全、网红餐饮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等。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顽固性问题和常态化问题都提示较高的舆情风险,都应作为关注重点以及监管重点。 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舆情传播规律 ● 信息猛增 热议程度最高 2018年,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相关信息量较2016年、2017年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受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等重大事件影响,药品信息量增幅最大,较2017年增长超过13倍。另外,医疗器械信息量较2017年增长了5倍,化妆品信息量较2017年增长了3.4倍。 从热点舆情事件分布来看,药品事件占比最大,达到91%,热议度最高;其次为医疗器械,占比5%;最后为化妆品,占比约4%。 ● 上半年平稳 下半年敏感事件多 2018年3月,全国两会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承诺进口抗癌药将实现零关税,引发舆论的高度热议。抗癌药相关话题成为贯穿2018年的药品热点议题。 2018年下半年,药品相关信息量明显增加,且居高不下。2018年7月,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含杂质等敏感舆情事件持续发酵,衍生舆情时有发生,关注度保持较高水平。 ● 全国性事件多发 境外事件被热议 从热点事件波及的范围来看,2018年全国范围内、跨地域以及从某地爆发辐射全国的热点事件占比近七成,如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 舆情热度较高的省(区、市)依次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吉林省、湖北省、浙江省。一线城市、沿海地区依然是舆情高发地。此外,受问题疫苗舆情事件影响,吉林省、湖北省的舆情热度在2018年凸显。 在2018年的热点舆情事件中,境外热点事件占比近10%,较2017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如川贝枇杷膏在国外走红等事件都在国内引起热议。 另外,从行业来看,六成以上的热点药品舆情事件都波及全行业,由个案暴露的问题很容易引发行业性危机。 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舆情事件特点 ● 易受情绪主导 真相常“迟到” 2018年,敏感、重大的舆情事件发生较为密集,公众情绪在各种舆情事件中都找到了“出口”。 情绪太多,事实太少,谣言便乘虚而入。如在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检出杂质事件中,一些自媒体故意传播不实信息,恶意夸大危害性,激起部分网民的恐慌情绪。谣言流行时召回工作正在开展,国内涉及哪个厂家、何种品牌等相关信息均不明朗。信息不对称导致公众担心用药安全。 部分公众宣泄情绪的需要大于了解真相的需要。在不少舆情传播中,出现讹传与反转。如当云南白药牌牙膏被曝含处方药成分时,网民立刻群情激奋,舆论矛头甚至指向整个中药领域;当证实该处方药成分被广泛应用于功效性牙膏时,爆料者作出道歉。 ● 监管部门发布的信息更受关注 2018年,监管部门主动发布的监管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更易引发舆论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条件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上市等多个与药品相关的事件引发热议。 2018年,医疗器械、化妆品等领域除了一些政策发布外,很多舆情事件都来源于警方或海关的案情通报。如浙江警方破获跨国假香水案、山西警方起获170万个假安全套等。 2018年发生的一些舆情事件也在推动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如《疫苗管理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药品管理法》修订提速,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立法有序推进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切实行动引发了舆论的积极反响,施政方向与舆论监督形成了良性互动。 ● 舆情持续时间长 许多舆情事件热议不断,舆论关注度始终在高位徘徊,影响和波及范围更广。如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鸿茅药酒配方争议等舆情事件持续时间达数月,远超以往的14天左右的热议时间。 ● 自媒体话语权倍增 2018年,约七成的热点事件是由传统媒体或政府部门的官方媒体首发,但舆情事件的发酵和爆发主要由微博、微信平台推动。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越来越能引导舆论走向。如“丁香医生”最先质疑莎普爱思虚假宣传,云南白药牌牙膏含处方药是某医生在微博上首发。 自媒体引发或炒作的舆情事件往往能够挑动社会情绪,特别是有着专业背景、影响力较大的自媒体,他们的言论易得到网民信任并被迅速传播。当这种民间“权威”挑战政府或专家权威时,在官民对立情绪的裹挟下,公众更愿站队民间“权威”。 ● 抗癌药成新题 美容减肥易“生事” 2018年,疫苗、假药是药品事件中最易引发关注的话题,共占整体信息量的50%。同时,“抗癌药”在2018年“异军突起”,热点事件中有15个与之有关。从抗癌药相关政策出台到实施落地,从代购问题到谈判、降价,围绕抗癌药问题,有关部门从可及性、可支付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等方面加以解决,获得了舆论的广泛肯定。 2018年,在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方面,注射用透明质酸钠、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面膜、口红等产品的热议度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假药热点事件中,涉及减肥药的达20%。可见,目前人们对美容塑形的需求十分强烈,而与此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事件都易引发关注。 以上现象提示了监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在药品领域,疫苗质量和疗效、中药材制假掺假等问题都值得重点关注;在医疗器械领域,美容针、玻尿酸等问题频发,监管部门需要加大整治力度;在化妆品领域,存在监管空白地带,如牙膏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引爆舆情的“定时炸弹”,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