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法舆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3月,全国两会顺利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政法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随着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的审议通过、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正式成立,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组建,法治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成熟;中国司法体制改革也已步入新时期,后续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新一届政法机关领导人履新,对新时期政法工作开启新的规划。与此同时,政法委、检察院、公安部分职能调整,重新组建的司法部职能加强等等,政法口机构改革带来的风险挑战,也对网络舆论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二、涉政法舆情工作要求更高

    

执法司法实践中立法诉求日益高涨

    要建设法治国家、促进社会进步,完善立法是最基础的先决条件。本季度发生的各类热点事件中,从保护英烈到校园暴力、从劳动争议到学前教育、从环境保护到个人信息安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领域的问题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解决,执法司法实践中的立法呼声日益高涨。从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各项措施中也可看出,立法跟进社会发展步伐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情法冲突亟待全方位普法、释法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但在现实司法工作中,法律与道德的冲突时常可见,往往成为争议舆情的重要类型。本季度,陕西张扣扣杀人案、黑龙江“汤兰兰遭性侵案”等突发案件引爆网络舆论,其中牵涉的复杂旧案给相关政法机关舆情处置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冲击,这类舆情事件因长时间内未得到妥善处置而引发“长尾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至今难以平息。对此,郑州“电梯劝烟猝死案”二审的有关舆论引导工作值得借鉴,政法机关需在案件办理时拿捏好法律和道德分寸,在普法、释法、信息公开等方面下足功夫,让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时间和舆论检验。

    

重大舆情事件舆论引导成绩显著

    重大敏感案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常令政法机关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考验着政法机关舆论引导能力。第一季度,山西吕梁市原副市长张中生案,安邦原董事长、总经理吴小晖案等重大案件实体审判和舆论引导工作同步扎实推进,庭审微博直播、审判结果第一时间公布,获得良好的舆论反响和社会效果。在重大敏感舆情案件舆论引导中,正是这种积极主动的宣传、沟通和互动,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还能起到巨大的普法宣传作用,提升司法公信力。


注: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北鲲舆情监测系统,集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于一体。
咨询热线:1373988OO12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