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真智 一些地方与部门对网络舆情服务的认知有一些偏差,他们多是想借此和一些主流媒体建立联系,帮助他们监控和处理负面信息。这不应当是网络舆情服务的初衷 近年来,山西“黑砖窑”、河南“茶杯门”、山西地震谣言等网络热点事件不断涌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0年,我国的网民人数突破了4亿大关,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一批提供网络舆情监测、整合、研判服务的专业机构如雨后春笋,应时而生。 谁在提供网络舆情服务?这些机构能否做到客观公正?网络舆情服务具体包含哪些内容?网络舆情监测结果应如何被看待和运用?本报记者带您走近网络舆情服务行业。 四类机构抢滩 “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催生了中国的网络舆情服务行业”,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执行主编祝华新说,“这个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巨大力量及相关责任部门应对不力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让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及相关公共事务管理部门认识到网络舆情服务的重要性”。 据介绍,目前市场上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由软件公司和传统的市场调查公司成立,技术实力较为雄厚,抓取网络舆情数据能力较强。第二类依托主流媒体,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时事热点和受众心理变化的敏感度较高。第三类背靠高校或学术机构,如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这类机构具有学术传统,善于将网络舆情的变化和特点归纳、梳理,总结一般规律。第四类则由政府部门自身成立,主要监测群众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 可以看出,后三类机构都和政府或多或少存在一定联系,祝华新认为这和中国网络舆情服务行业的兴起背景有重要的关系。 他认为,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矛盾集中,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网络舆情监测也就成为了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网络舆情服务行业从发展之初就承担着反映真实民意,为政府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的责任”。 网络舆情服务≠“监测”+“删帖” 对于外界流行的“网络舆情监测”这个词,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未柠并不完全认同。“监测只是全部网络舆情服务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她说。 她认为,一般大众对于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和机构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认为网络舆情服务,重在“监测”。其实,网络舆情服务重要的不在于数据的抓取和搜集,更重要的是在一件事情发生后,对网络民意的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并就如何应对,提出科学的咨询和建议,这才是网络舆情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 “网络舆情监测、整合是高度人机合一的工作,如果只通过机械地抓取数据来获得信息,必然容易造成误判。”李未柠说,“汉语的表达方式复杂多样,网络上还存在一些片面的个人意见、情绪化的表达,这些都必须通过人为分析加以筛选。” 第二个误区,就是将网络舆情监测误认为“网络监控”。对此,她表示,“我们是以第三方的身份进行观察,提供客观、中立的意见,希望成为客户的智囊和顾问。我们的工作,是将事件各方视为平等媒介主体,通过搭建适当的沟通渠道消除误解,解决问题。” 网络舆情服务是否能够做到客观公正?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主任舆情分析师单学刚认为,“现在的网络舆情监测主要是通过行业自律来进行规范”。 他说,一方面,很多网络舆情服务机构依托于有一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和学术机构;另一方面,网络舆情服务机构的生存之道,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客观精确的数据、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客户中赢得良好口碑,因此自我约束的动力也很强。 不过,单学刚也对网络舆情服务市场中一些无序竞争的状况表示无奈。“一些专门的‘删帖公司’,收费为一些企业或政府部门发帖、删帖,这样的公司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对我们这些只提供专业意见和咨询的网络舆情服务机构造成一定的冲击。” 网络舆情应对是政府必修课 究竟该如何看待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及其做出的舆情分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公共关系专家程曼丽认为,对政府部门而言,在对网络舆情监测结果进行客观分析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能忽略,这就是研究、论证。 她认为,所有舆情服务机构的调查结果,都是政府了解民意不可或缺的渠道,但是其调查结论只有经过相互补充、印证,经过“去伪存真”的分析鉴别才有意义,才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她说,政府的决策实施(或危机应对)过程一旦开始,就要明确目标和方向,不受单方面舆情调查结果的影响。只要决策是科学的,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就要稳住阵脚,不能被概念中的“舆情”牵着鼻子走。 此外,单学刚介绍说,“一些地方与部门对网络舆情服务的认知也有一些偏差,他们多是想借此和一些主流媒体建立联系,帮助他们监控和处理负面信息。这不应当是网络舆情服务的初衷”。 程曼丽建议:“政府要以主渠道强大的信息攻势,去影响公众,纠正畸变的舆论。许多情况下,人们产生听信谣传的倾向和从众行为,是因为得不到来自政府方面的权威信息,或者信息太弱。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发现某种舆论动向的同时,以足够量的、优质的信息来影响公众,引导舆论,是一门需要认真对待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