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爆料山西省政协办公厅某公务员生日时,在微信群内向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学员索要祝福和红包,并称“没脑子的赶紧退群”,引发舆论关注。虽然当事人事后回应“系酒后失言”,也得到了相应的处分,然而,围绕这起事件的争议却并未平息,“官员微腐败”“腐败新变种”“干部从政品德”等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

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数据,自8月5日舆情发酵至8月11日,相关新闻资讯达1024篇,微博115条,微信596条,论坛贴文67篇,报刊报道57篇,博客贴文24篇。其中,8月7日的相关报道最为集中,形成了舆论高潮。

相关新闻报道走势(8.5—8.11)

畸形价值观诱发“微腐败”

官员过生日索要微信红包500.3元,数额看似不大,却反映出一种不健康的官员心态和社会价值观。从网民热议高频词来看,“不正之风”“以权谋私”是舆论关注焦点。主流媒体批评涉事人刑某作为领导干部失德,认为其“吃相难看”,呼吁“勿以恶小而为之”。舆论对此给予批评,反映出社会舆论对官僚思想的一种抵制心理。

目前,部分官员有着“收个微信红包只是小事情”“一点点钱不算贪污”的心态,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了失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都有此类规定,不得“利用工作之便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在公务活动或者工作中接受礼金、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舆论呼吁官员干部严于律己、守住底线,清醒认识到腐败没有大小、形式之分。只要是涉及到贪污,“苍蝇之腐”也照样要受惩罚。

官员舆情回应能力有待提升

在这起舆情事件中,“酒后失言”是最受网民关注的焦点。涉事官员刑某回应媒体,索要红包行为“系酒后失言”,网民表示“是‘酒后吐真言’才对吧!”“喝醉了还能发消息要红包,不愧是干部啊。”虽然是否醉酒未有定论,然而涉事官员应对舆情时能力的缺失可见一斑。舆论危机发生后,涉事官员刑某虽然通过媒体回应了外界质疑,然而“酒后失言”“开培训班只是公益活动”等话语,让公众认为其态度敷衍。事件爆料者“蕉门客”对媒体表示,他将微博发出后,已经有人找到他希望他删除微博,同时可以给点“烟钱”。必要的反思与公开道歉的缺位,让涉事官员刑某留下了缺乏真诚、没有悔改之意的公众印象,导致舆论不满频发。

刑某虽已被要求立即退还微信红包并作出深刻检查,然而通告称“此事机关纪检部门还在进一步核查中,待查清后依纪依规作出处理”,据目前媒体报道情况来看,仍然没有后续。8月6日,有媒体记者致电山西省纪委,值班工作人员表示,对此信息不太了解,待了解清楚后,会有相关部门予以回应。这也让部分网民质疑相关部门处理速度较慢。舆论认为,“进一步核查”不能一直在路上,政府部门应尽快查清事实,给予涉事人应有的处罚,“微腐败”同样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舆论呼吁精准反腐

舆论认为,十八大以来,反腐日渐常态化、细微化,从“打倒巨贪”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微腐败”也成为反腐重要对象。据中纪委网站,仅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62.3万件次,党纪处分7.1万人。


注: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北鲲舆情监测系统,集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于一体。
咨询热线:1373988OO12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