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各种社交媒体应用的兴起,舆情成为一个热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舆情。

1 说起舆情,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我们所关注的舆情,实际上并不是社情民意本身,而是社情民意的传播情况。客观存在的社情民意,如果没有被表达,没有被传播,就不会形成舆情,而不同的社情民意,在社会的传播系统中,有的会被放大,有的会被压低,有的甚至会被抹杀。如果简单地将舆情与社情民意划等号,这是不全面、不准确、不科学的。

舆情既然是一种传播现象,它所体现的就是传播的规律。比如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都试图对此作出解释,不管把它归结为“人性的好奇心、人性的不完美、媒体对此的迎合”,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所致,事实就是负面的信息更容易被传播、放大而形成更大规模的舆情。

再比如说“沉默的螺旋”。传播学者的研究发现,人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地传播扩散,代表这类民意的舆情就会被放大;若果自己的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解,表达出来甚至可能会被群起而攻之,那么人们往往选择保持沉默,这类的民意就无法通过舆情来呈现,会被舆情淹没。

还有,舆情借助于媒体的新闻产品传播,而新闻产品是不折不扣的快速消费品。不管上一波舆情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当新的热点事件发生,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就会迅速的转移,形成下一波舆情。“舆情后浪推前浪,前浪很快被遗忘”,针对这种现象,有人曾经这样调侃2011年的舆情——“因为达芬奇,郭美美只火了两个星期;因为赖昌星,达芬奇只火了一个星期;因为动车,赖昌星只火了半天”。

进行舆情监测,我们不能监测什么?

接下来探讨一个技术问题,就是眼下流行的舆情监测。

因为要借助于网络搜索技术,所有舆情监测的范围都在线上,而且都是开放的公共媒体,比如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微博账号、微信公号、移动客户端APP等等。舆情监测无法覆盖线下,也就人们面对面的传播,也无法覆盖线上的群、组、圈,因为这会侵犯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曾经有一位大家熟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朋友聚会的酒桌上发表了不当言论,如果传播范围仅限于此是不会出现舆情的。但是这段视频被上传到互联网公共空间,于是就发展成了舆情。

了解民意的科学方法是民意调查,但是很明显,舆情监测不是民意调查。民意调查要有符合统计规律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而舆情监测做不到。

当前,各类商业性的舆情监测机构多如牛毛,良莠不齐,我想无非是两大原因,一是社会需求大,二是进入门槛低。舆情监测已经形成一个行业,但是目前这个行业的标准和规范是缺失的。对于基本概念、手段方式、指标内涵、评价体系等等技术细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村有各村的高招”。整体上看,舆情行业呈现出主观性、随意性强,科学性、规范性弱的通病。说这话会得罪不少舆情公司的朋友,我想说既然舆情监测服务是市场需要的,那么标准和规范应该尽快建立起来,这对客户、对行业都是好事。

制定公共政策,我们根据什么?

制定公共政策和决策,毫无疑问要以全面、真实的民意为基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不管有没有舆情,不管你听没听见,民意就如同仓央嘉措那脍炙人口的诗句,你见或者不见、念或者不念、爱或者不爱、跟或者不跟,它就在那里

习大大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重要的工作方法,但是“网上群众路线”的涵义不是对舆情信息不加甄别的照单全收,而是要善于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鉴别判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舆情只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舆情监测不能替代深入群众的调查研究。面对越来越复杂和多元的社会问题、矛盾冲突,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情民意,做出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决策。


注: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北鲲舆情监测系统,集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于一体。
咨询热线:1373988OO12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