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5·12地震”、“玉树4·14地震”、“温甬7·23动车事故”、“上海11·15大火”、“北京7·21暴雨”等一系列突发事故的影响下,我国的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处于渐进式发展的进程中,虽然仍有待完善,但客观上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历次的经验积累下,危机面前需要“积极表态”已经成为新闻发言人的共识.“充满情感和人情味的表态能减缓危机,也能避免危机,反之,没有情感和人情味的表态往往会招致网民的强烈反应,引发公共舆论事件.”⑴

但是,“充满情感和人情味”不能异化为过度“煽情”.“煽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解释为“煽动人的感情或情绪”.煽情式新闻标题常见于传统媒体的灾难报道中.例如,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报纸《今晨6点》的头版标题《五年前我们都是汶川人,今天起我们都是雅安人,震殇,只会让我们更坚强》.2012年7月21日,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造成史无前例的77人遇难.面对灾难,北京市有关方面动员各方力量16万余人紧急应对,论文范文媒体也迅速行动,全方位报道政府抢险救灾情况.暴雨过后的第二天,当北京电视台以“昨夜北京感动中国”、“众志成城”、“感动”为基调报道此事的时候,网络上却在激烈讨论大雨造成的死亡人数.⑵煽情式表态,从表面上看是正面宣传的手段,字里行间透露出论文范文米修斯式的悲情,以心灵鸡汤的形式感化人,实质是定位不清,避重就轻,回避实际问题.


一、煽情式表态合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根据社会认知研究,人们从社会环境中获取信息,对他人或是社会群体、社会角色以及人们自身的经验做出判断.⑶基模(schemes)是人们进行社会认知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认知结构,基模代表着某个特定概念或刺激的有组织的知识,它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自上而下的过程,描述了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对于接受和处理当前信息的影响.⑷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理念源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新闻喉舌论”.1981年版的《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要求:“报刊、新闻、广播、电视要正确处理表扬和批评的关系,要坚持以表扬为主的方针.”这一新闻政策无形中塑造了基模.传统媒体在重大事件上的信息垄断和话语垄断也塑造了基模.这一时期,新闻制作者的编码与观众解码互相和谐.观众很自然的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

1987年我党首次提出的新闻传媒“舆论监督”的新功能动摇了“喉舌论”关于新闻传媒的单一角色定位,开启了当代中国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新功能建构.步入网络时代,媒介技术的进步弱化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和话语垄断地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基模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大众传播与基模的形成及社会认知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基模会导致我们有选择性地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大众传播的信息.其次,大众媒体中信息的框架会触发我们使用不同的基模来处理新信息.再次,基模蕴含着感情,会先入为主地影响人们对某一特定信息的态度和倾向性.⑸

煽情式表态,即是一种蕴含感情的经过设计的言语认知结构,通过筛选信息,选择性放大部分情感信息,弱化不良信息,达到让他人产生心理认同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官民对话中聚焦于民众个体,经过放大的人类情感和人伦道德,易于建立亲民立场.

煽情式表态可以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当灾难发生的时候,我国传媒在报道基本事实的同时,大量的图片和内容集中在情感方面.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认为,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是消费的过程.按照自身的需要,通过对电视节目的编码,观众成为意义、快感、文化资本的生产者.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很多的故事,都会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回味生活的故事,品味人生的情感,是观众的需求.要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在节目中强化故事性,构建起情感链条,使观众被故事和情感所吸引,在故事中受到教益,在情感中得到洗练.⑹


二、煽情式表态传播效果的有限性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受众解读理论认为,由于每个受众的社会属性不同,与主流意识形态处于对立的地位的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读出新的含义.“有可能完全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即对抗式立场(Oppositional position)解读.

在微博时代,中国的舆论格局已经发生极大变化.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要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⑺灾难发生后,若在“第一时间”采取煽情式表态,既可以起到情绪安抚作用,又传递出解决问题的积极信号.

2015年8月12日夜间,天津滨海发生爆炸事故.13日凌晨1点43分,天津市公论文范文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微博发布了第一条信息.“12日22:50左右,天津港附近发生爆炸,天津消防论文范文已第一时间调派警力前往救援.初步掌握的爆炸物是集装箱,目前以救人灭火为第一要务,请网友们不要凭猜测发布消息.天津市公论文范文和消防论文范文领导均已在一线指挥灭火救援工作.有新的情况及时公布.”这是一个及时公布信息的开放姿态.

13号白天,“@天津消防”只发布了一条原创信息.上午10点46分,“截至目前,我论文范文已经先后调派143辆消防车,1000余名消防官兵到场救援.具体爆炸物尚不能确定.救援仍在继续!(另:天津消防感谢所有一直为消防官兵祈福、叮嘱的人们!)”.此时的舆论处于良性互动中.

在8月13日,消防员“逆火而行”的漫画(图2.1)成为热门微博.尽管图片的原作者是韩国人,根据2011年7月14日韩国首尔南山隧道发生的出租车爆炸事故创作而成,但是在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背景下,这幅来自异域的图片瞬间戳中了网友的泪点,微博话题“世界上最美的逆行与最美的背影”获得2万阅读量.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在14日的报道《Chinese firefighters paid high price in blasts that water may h论文范文e triggered(中国消防员付出高昂代价;水可能引发爆炸)》中提到“Many Internet users praised the firefighters for their heroi论文范文. One widely forwarded social media post contains a drawing of a red-clad firefighter walking down a long corridor as a stream of black-and-white civilians walk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许多网民称赞英勇的消防员.一个被广泛转发的社交媒体帖子,表现了一个穿红衣的消防员走在长长的走廊,跟黑白绘制的平民走在相反的方向.)”

同样在13日,一张微信聊天截图“我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也引发了网友的集体悲情.同名微博话题获得4.1万阅读量.

“第一时间”里网络上充斥着关于爆炸事故的信息洪流,而传统媒体则显得格外安静——天津卫视对事故的报道速度相对缓慢.13号10点23分,天津卫视中断正在播出的原定节目,启动《新闻这一刻》特别报道.天津台记者于翔在13号凌晨做了事故现场报道,但在13号上午10点27分才得以播出.

全媒体时代,仅靠煽情式表态,不能根本上消除舆论危机,次生舆论会随时出现.天津卫视的滞后表现引发了网友的批评,产生次生舆情.此外,随着时间推移,消防员牺牲的信息被不断披露后,围绕消防的次生舆情也开始出现.消防员英勇形象在“第一时间”感动网民后,关于“消防专业性”、“消防指挥是否失当”等话题开始发酵.天津消防作为一个整体组织,遭遇了巨大的舆论危机.在随后的舆论生态发展中,消防部门的煽情式表态既没有打消中国网友的疑虑,也没有取得境外媒体的认同.


三、煽情式表态不能忽视次生舆论关心的细节

虽然煽情式表态可以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引导受众有选择性地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大众传播的信息,但在这期间,任何次生舆情所指向的细节问题,都不能选择性忽视.

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国信办)查处360多个微博微信账号.这些账号虽然被封闭,但是已经进入人际传播渠道的信息并没有消失,一部分公众号的文章屡次被删却又被其他网友下载转发.以8月13日公众号@小心和小欣发布的文章《走多远?作多久?》为例,经历多次删除后,至今仍可以在新浪微博中看见全文内容.此时,消防部门就不应该继续回避反复被提及的问题.否则,次生舆情会快速发展.

《走多远?作多久?》描述了作者于8月13号下午在天津港事故区域看到的消防员灭火场景:“他们在试着灭火.但泡沫喷过去,很快废墟里就传来爆炸声.只得又停止.过几十分钟,又会再尝试灭火,然后又会引发轻微爆炸.消防拿火势毫无办法.留下的人员本就不多,又大都处在待命状态.”

截至8月24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共举行了14场新闻发布会.天津市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局长周天在13日至15日先后出席了4次新闻发布会.(表3.1)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这几次发布会中消防官员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回避现象.(表3.2)

前文提到的洛杉矶时报,也聚焦在“消防员处置程序是否科学”的问题上.虽然论文范文论文范文在13号即表态“处置程序是科学的”,但是没有提供具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不能明确回答“消防员为何重大伤亡”.当论文范文解释缺位的时候,媒体开始自行寻找答案.搜狐新闻8月14日制作《救火英雄的中国难题》、凤凰资讯8月14日制作《外国的消防员日子怎么过?》、网易新闻8月15日制作《如何保护消防员:美国单个消防员的装备价值》.虽然这些报道只是在人员编制、装备、薪酬等浅层次问题上作中外横向对比,但是一定程度弥补了网民的信息需求.

随着信息进一步增殖,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国消防员也存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差异.8月15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五次新闻发布会上,媒体提问“编外消防员谁统计”未获回应,“伤亡具体数据”回答“不掌握”.在澎湃新闻《特写“失联”专职消防员家属:8间客房里的70小时等待》中,记者于15日采访了天津港公论文范文消防支队一大队、四大队、五大队的消防员家属,据报道,这三支消防队是第一批进入现场抢救的队伍.由于这批消防员不是正式论文范文消防员,不属于“正规编制”,在8月13日至15日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没有被提及,因而引发次生舆论话题:“合同制消防员”与“编制内、职业化、合同工”.利益分配的矛盾使得民众主张自身权益、追求社会公平的诉求变得越发强烈,而话语的禁锢和对既得利益群体的维护又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的反感.

据搜狐大数据新闻“数字之道”统计,天津爆炸事件的前6次新闻发布会每次都会导致4个以上次生舆情.其中“消防员家属冲击发布会现场”是一个重要的舆论分支,微博话题“消防员家属撞门”获得5900.6万阅读量.压力面前,天津市论文范文论文范文一直处于被动,疲于应付舆论质疑,未能采取有效的化解危机的措施.

直到8月16日17点02分,香港有线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对李克强总理的独家访问,正面回应:“要同样给予安抚.” 论文范文媒体才开始正式公布失联的天津港消防员信息,该次生舆情得到控制.


四、过度的煽情式表达降低了信息透明度

8月19日,周天在事故现场接受记者采访,针对舆论对消防指挥不力的质疑发表观点“不能坐而论道”,表示“这个当口,不要在流血的伤口上撒盐了.殉职官兵的家属,还有躺在医院的官兵,当他们听到对‘冲向火海’的质疑时,他们心里怎么想?”其中一句话“不要在消防员伤口上撒盐”最终成为多家媒体转载的标题.报道描述“10来分钟的短暂交流,这位年过5旬、连续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的大校,谈及壮烈牺牲的战友数次哽咽.”

而在此之前,境外媒体已经对爆炸事故中的消防员表现出极大关注,对中国论文范文新闻发布会中没有解释清楚的“起火爆炸原因”作了猜测.

镜报(The Mirror)在8月16日的报道《China Tianjin explosion: Haunting pictures show huge crater left by deadly explosion that killed 112 people(中国天津爆炸:令人难忘的照片显示致命爆炸留下巨坑,112人遇难)》写道:“Fire crews were criticized for using water to douse flames in the initial fire, which may h论文范文e contributed to the blasts, given the volatile nature of the chemicals involved.(消防队员被批评在火灾初起时用水来扑灭火焰,这可能导致某些化学品爆炸.)”

BBC在8月17日的报道《China explosions: What we know about what happened in Tianjin(中国爆炸:我们知道天津发生了什么)》提到:“Before the explosions, several firefighters were already at the scene trying to control a blaze. There h论文范文e been suggestions that water sprayed on some of the chemicals could h论文范文e led to the blasts.(爆炸发生前,几名消防队员已在现场试图控制火势.有人猜测,水喷洒在某些化学物质上可能导致爆炸.)”

上述两则报道分别使用了“may h论文范文e contributed to”和“there h论文范文e been suggestions”,表明猜测态度.如果天津消防能在第一时间给出这些问题的确切答案,就能有效避免媒体的无端猜测.

“不要在消防员伤口上撒盐”是一种煽情式表态,并没有回答任何实质性问题.不仅境外媒体会进行猜测,国内媒体也对模棱两可的答案表示不满.以澎湃新闻为例,有10篇报道涉及“消防员”,其中4篇报道直接点明“没说清”.


小结

“8·12”事故无疑是2015年最大的舆论焦点之一.截至8月30日,新浪微博话题“天津滨海爆炸”阅读量达到13.1亿,话题“天津滨海仓库爆炸”阅读量为5.7亿,话题“天津滨海码头爆炸”阅读量达3亿.BBC、镜报、卫报、美联社、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等境外媒体也对爆炸事故给予高度关注.全媒体时代,一个成熟的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提高组织媒介素养来化解舆论危机.煽情式表态只是一种临时手段,新闻发言论文范文政务微博也不是孤立的存在,建立长效的危机应急机制才能体现政府组织传播的整体力量.


注:本文的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北鲲舆情监测系统,集监测、预警、分析、报告于一体。
咨询热线:1373988OO12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