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了专项研究报告——《2018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及舆情处置八大陷阱》。报告通过对2018年涉及各类型企业共计99个热点负面舆情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出了“2018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和“企业舆情处置八大陷阱”。
往期链接:
注意!
报告全文将分五期发布,本期发布第三期
精彩后续内容敬请期待~
报告目录
一、2018年企业热点负面舆情十大特征 |
特征一:自媒体平台成企业负面舆情主要曝光源 |
特征二:民生类企业为企业负面舆情重灾区 |
特征三:在华跨国企业负面舆情事件频发 |
特征四:企业管理与客户服务类舆情压力较大 |
特征五:负面舆情凸显“企业关键人”效应 |
特征六:回应时长或影响舆情热度值 |
特征七:敏感性事件回应次数以3次以上居多 |
特征八:企业回应层级趋高,方式更趋多样化 |
特征九:企业舆情处置效能仍有增强空间 |
特征十:企业形象修复工作收效甚微 |
二、企业舆情处置八大陷阱 |
(一)舆情监测陷阱 |
(二)侥幸心理陷阱 |
(三)应对态度陷阱 |
(四)应对方式陷阱 |
(五)回应时间陷阱 |
(六)口径发布陷阱 |
(七)回应文本陷阱 |
(八)舆论引导陷阱 |
三、2019年企业舆情管理工作探索与启示 |
通过对上述企业负面舆情特征作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多数企业在对负面舆情的处置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我们可将这种障碍称之为“舆情处置陷阱”。具体而言,这些陷阱主要包括舆情监测陷阱、侥幸心理陷阱、应对态度陷阱、应对方式陷阱、回应时间陷阱、口径发布陷阱、回应文本陷阱以及舆论引导陷阱。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在舆情处置过程中若能成功逃脱这些陷阱,那么舆情危机应对工作可以说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舆情监测陷阱
侥幸心理陷阱
应对态度陷阱
应对方式陷阱
(作者:第五昭婷 崔文骏 黄薇 徐征 范彦青 李婷婷)